智慧課堂
華南師范大學(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),簡稱“華師”,坐落于廣州市,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,入選國家“雙一流”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[1] 、首批“211工程”、國家“111計劃”[2] 、“卓越教師培養(yǎng)計劃”、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、廣東省重點大學,是中國100所首批聯(lián)入CERNET和INTERNET網的高等院校之一。
截至2017年6月,學校有廣州石牌、廣州大學城和佛山南海3個校區(qū),占地面積 3025畝,校舍面積155萬平方米,圖書374萬冊。下設25個二級學院,擁有84個本科專業(yè);有專任教師1979人;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894人,碩士研究生7553人,博士研究生842人,博士后在站98人,留學生1019人。
8月27日,華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舉辦骨干教師培訓班,邀請武麗志、賈匯亮、林君芬、盧建暉、農定偉、趙建華等名師授課。立足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,探索教育理念、教育內容、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變化與實踐。各專家認為,要讓學生學得好,首先教師要教得好。授人以漁,首先老師要有新的本領,在信息化時代,老師必須直面挑戰(zhàn),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。只有教師開拓視野、更新觀念、凝練思想、反思實踐,探索創(chuàng)新教學方法,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,才會有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成長。
智慧課堂
共升高效互動課堂引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組合作模式,從學校課改的導學案入手,更加接地氣地讓信息技術和教學資源服務于常態(tài)化教學。有了更好的工具,一堂課相當有更多的名師輔助教學,能較好地解決傳統(tǒng)教學常見的弊病。傳統(tǒng)課堂很難實現(xiàn)個性化差別教學,往往優(yōu)生“吃不飽”、中層學習能力的學生“吃不好”、基礎較弱的學生“吃不了”。老師們在探索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,由于缺乏相應的輔助手段,實施起來有一定的困難。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給了教學新的可能,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打破因信息不對稱所形成的權威。傳統(tǒng)的名師如果不善于運用新的手段,也將會面臨挑戰(zhàn)。
有大量的名師資源可以共享,如果你能借助信息化手段讓更多的名師來協(xié)助你完成一堂課,那你課堂教學質量就會得到提升,學生能更愉快高效地學到更多東西,你的智慧課堂就會更有吸引力,你也會成為學生喜愛的名師了。傳統(tǒng)的名師也要有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,不僅是知識更新的需要,也是適應教學對象不斷變化的需要。借用信息化手段跟同行進行交流,運用更先進的手段輔助教學,能更好地提升教學的質量。有了十八般武藝,又能使槍用炮,這樣的名師會更受歡迎。
參與培訓的老師感受到信息化技術將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改變,他們在體驗高效互動課堂的魅力的同時,也期待在他們的教學實踐中能得到運用。特別是來自教育資源比較落后的地區(qū)的老師,他們的感受更加深切,教育信息化將有助于解決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,他們更加期待信息化能更快地進入他們的校園。
北京迪藍科技有限公司。教育、廣電、互聯(lián)網、金融、企業(yè)應用之領域,業(yè)務范圍舉凡廣播電視工程、網絡直播點播、演播室配套設備、慕課系統(tǒng)、視聽工程、后期制作等,提供包含了顧問咨詢、整合設計、安裝施工、培訓等的一體化服務,并提供客制化流程暨軟件設計,以使數(shù)字化之效益達到最高。